网站地图 知识问答库
首页 > 文化 > 正文

试析无政府主义思潮对巴金创作的影响。

文化 没头脑没常识 2022-08-04 10:43 0 76839

在现代作家中,巴金是唯一明确宣称“我是一个安那其主义者”,并长期参与无政府主义实际政治生活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相当深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刻揭露封建主义的危害及其吃人的本质。

由于封建制度、封建观念、封建礼教与巴金所信仰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格格不入,因此,批判封建制度、封建观念封建礼教成为巴金文学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巴金的主要文学成就也是在这方面体现出来的。如《家》、《春》、《秋》、《春天里的秋天》、《雾》等,都对封建主义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家》、《春》、《秋》,作品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深刻揭露了封建主义腐朽、虚伪、残忍和吃人的本质,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反抗精神。梅的死、瑞珏的死、鸣凤的死、淑贞的死、蕙的死、枚的死、婉儿的被逼出嫁无不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迫害的结果。

(2)深刻反映反动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反抗。

无论是旧的封建统治还是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都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残酷的现实与巴金的无政府主义理想相距甚远。因此,揭露反动统治者给下层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反映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反抗也一直是巴金作品的主要内容。如《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雾》、《雨》、《电》、《海底梦》、《煤矿》、《砂丁》、《雪》、《利娜》、《一件小事》、《奴隶的心》、《幽灵》、《月夜》等,无不反映出反动统治下人民生活的悲惨与痛苦,表现了作家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对反动统治的满腔愤怒。

(3)歌颂同情具有献身和牺牲精神的人。

歌颂、同情具有献身和牺牲精神的人物,是历代中外作品都热衷表现的。在当时,对反动统治下具有献身和牺牲精神的人物进行描写和歌颂也是时代的需要。因此,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巴金在《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爱情三部曲”中所塑造的这类人物如杜大心、王学礼、陈真、吴仁民、敏等,都在当时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4)宣扬无政府主义思想对青年的影响。

为了宣传无政府主义,巴金还在其文学作品中宣扬无政府主义对青年的影响。在《家》中,他描写了青年们都狂热地去看宣扬无政府主义观念的《夜未央》的情景,在“爱情三部曲”中,他描写了许多青年都是读了妃格念尔的回忆录而走上革命道路的。在《火》的第二部中,当李南星离团时,他留给战友冯文淑的珍贵礼物是《插图本克氏全集》,并在信中说:“这是一个伟大人物的自传”“它给我不少的鼓舞,你读它,它可以慢慢帮助你的人格的发展”。这些描写给其作品带来的局限是显而易见的。

2.试析新时期以来中国“新历史小说”的基本追求和发展概况。【分析】考察创作思潮和流派,可以从时间、背景、作者群、作品特色等方面回答。答:新旧世纪交替的特殊时刻,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多元而呈泛滥的文化现状,迫使90年代的知识分子睁着迷惘的目光回过头去追寻历史,企图在对历史的再审视与反省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新历史小说在90年代的小说叙事中,无可争辩地成为了一个文化亮点。几乎风行于90年代的稍有名气的作家都涉足过历史题材,如格非的《迷舟》、《大年》,苏童的《妻妾成群》、《米》,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余华的《鲜血梅花》等。这些小说虽然名为“历史”,却不同于以再现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宗旨的“历史小说”,而“借历史的躯壳来复活作家心目中的文化精魂”。

(1)自由的、反传统的抒写

相对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和90年代的正“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作家们近乎偏执地想颠覆渗透于前者中的历史观念。他们用全新的手法反其道而行之,抒写带有强烈主观性、循环性、偶然性的历史,他们这种反传统的抒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民间视角,个人体验的强调

新历史小说所要表现的是具有“野史”意味的历史,是“经过作家们的思想过滤和心灵折射的历史印象”。民间视角便不可避免地成为新历史小说作家们首选的叙事视角。格非的《青黄》、《风琴》,苏童的《妻妾成群》、《米》,叶兆言的《追月楼》,须兰的《宋朝故事》,廉声的《月色狰狞》等,都是采用的民间视角。他们关心的是历史在演变过程中对个体生命、对百姓生存的影响。《青黄》中的九姓渔户“张”习惯了在河上漂流的“妓女”生活,新社会的到来虽然结束了他们漂泊无依的生活,同时也结束了他蓬勃张扬的生命力,使他在新生活中死去。叶兆言没有在《追月楼》中描述火热的抗日场面,娓娓讲述的却是丁家每个人的命

运如何在日军入侵中得以改写:心高气傲、誓守晚节的丁老太爷在儿孙们的不争气中晚节不保;残酷的战争却给小文带来了好运,让她在丁家终于获得了一席之位;伯祺在家境艰难之下不得不重新工作,甚至为了生存与无赖流氓小文爸爸同桌喝酒……②边缘人物,非史资料的撰写

新历史小说是以逆反的姿态走上20世纪文坛的。对抗于“历史小说中的官方意识,新历史小说更喜欢采用民间视角,强调个人体验。对应于这种强烈的“自我”体验的抒发,新历史小说不同于以往历史小说,把官方人物或在历史上有所记录的名人至少是正面人物作为故事的主角,而是往往把土匪、地主、罪犯妓女等社会边缘人物作为自己描写的正面对象;构成小说故事的也往往不是正史书籍中所提供的材料,而纯粹是一种个人的自我生活体验。作者打破了传统历史小说中将人物性格与其社会角色相混同的思维模式,抛弃了简单地以“好”与“坏”来定义人物的审美定式,展示了这些边缘人物被历史身份所遮掩的正常人性,表现出人性的复杂丰富性。。如果说《妻妾成群》中的颂莲对梅珊的同情理解表现了一个女学生天性中的善良的话,她对雁儿残忍的报复则体现了她性格中狠毒的一面。新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很难简单地定义为“好”或“坏”,我们只能说他(她)们是一个个复杂体,而恰恰是这份“复杂”还原了历史以真实,道出了人物最真实的人性。③叙述空缺,再现原则的瓦解

中国传统历史小说在叙事结构上多采用朝代更替、顺时发展的时序逻辑,类似于编年体史书;采用简练而缺乏想象的文字,对英雄行为进行密集、穿插的叙述,结构繁杂散漫,缺少聚焦。流行于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也是延续了这一史传传统。而新历史小说却从这一传统中突围而出,强调历史的审美性和想象性,打破了以往历史叙事的时序、因果、整体化结构,采用了回忆、联想闪回、蒙太奇、抒情等多样叙述手段。特别是他们的历史叙说是残缺不全的,他们是“借某个历史框架甚至是历史虚拟,来诠释变化无常的历史表象背后的人性法则,来表现生存意志和情感需求的历史内涵,来升华那种根植于现实地基上的历史幻想”。像余华的《鲜血梅花》、《古典爱情》,根本无“历史”可言,仅仅是以“古代”作为时间标记,仅是摄取一道历史布景为其自由的抒写提供一种可能。格非的《风琴》在真切实在的历史事件后,却突然得出了意外的结局。须兰的《宋朝故事》采用蒙太奇的手段,将宋朝郡王、民国书生两个看似不相干的故事互为依存、交叉闪现。

(2)虚无的、非理性的历史

在传统历史小说中,历史往往是不可更改的客观存在,作者只能从自己的时代出发,对这个客体存在进行重新观照,挖掘出历史的新含义。而新历史小说家们眼中的历史却常常是随意的,是可以不断更新的过程。正如卡尔所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新历史小说作家认为,历史不是恒定不变的客体,其形成过程是千变万化的,历史真实只有在心灵与过去的沟通中才能逐渐展现。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的再现历史,在新历史小说里,历史真相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在历史的叙说中,传达一种历史意识,一种历史情绪,追寻历史的本相过程才是历史的真正意义。格非的《青黄》与余华的《鲜血梅花》就典型地表现了这种历史观念。《鲜血梅花》写阮海阔在为父报仇的过程中,一次次与仇敌及知情者失之交臂,最后终于得知仇人姓名时,仇人却已被别人杀死,而杀死仇人的正是当初延误阮海阔报仇之人。这篇小说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历史小说,历史仅仅是可供写作的一种虚拟空间。但它却道出了某种历史本质:历史真实在不断的寻找中失去、得到、得到、失去,在这个循环轮回的过程中,历史本相已退为次要,不断追寻本相的行为本身体现了历史的真正意义。《青黄》通过对“青黄”一词的考证折射出了作者对历史存在的看法,叙说者孜孜追寻的“青黄”的历史真相,在经过千辛万苦的考证后,先是变成了一条狗的名字,最后竟演变成了一种植物的名称词义的不断变化表现了历史的不确定性也表现出了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念。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暂时还没有回答,开始 写第一个答案吧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