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熟知的朝鲜与韩国在历史上曾是一国,也曾一度被称为北朝鲜和南朝鲜。那么朝鲜国是因为什么原因走向的分裂,这中间有什么样的历史原因在里面,今天我们来聊个明白。
在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之前,中国与朝鲜国和睦邻友好的宗藩关系。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除了我们在历史书中了解到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外,还有一条不起眼的约定:那就是要清政府结束与朝鲜国的宗藩关系。
宗藩关系是中国古代与其属国之间交流的一种关系。主要表现为藩属国的国王继位,需经过宗主国的册封;藩属国需要定期向宗主国朝贡;
宗主国负有帮助藩属国维护统治秩序的责任。这里大家不会搞混吧,清政府是宗主国,朝鲜国是藩属国。
清楚了宗藩关系之后,那就明白了,日本为什么要在《马关条约》中约定中国要结束朝鲜国的宗藩关系,这是为进兵朝鲜铺路啊。
因为不结束宗藩关系,那中国作为朝鲜的宗主国,是负有帮助藩属国维护统治秩序的责任。日本进兵朝鲜,中国就不会袖手旁观。
虽然日本在甲午海战中胜利了,但要是全面与中国开战为敌,还是有些力不从心的。况且陆地战争不同海战,清政府的八旗铁骑也不是吃素的。
此后,日本就开始进兵朝鲜,但是北方的沙俄也同样对朝鲜虎视眈眈,发起进攻,日俄双方在朝鲜战场上胶着着。
战况胶着不下,日本方面与沙俄进行交谈,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界而治,这应该就是三八线的最原始由来。这个界线正好把朝鲜半岛分割成了面积差不多的两个区域。
可沙俄并不接受日本的提议,妄图全吞朝鲜。于是日俄全面开战,最终的结果沙俄战败,日本全胜。日本一举越过38线北上,占领朝鲜全境。朝鲜人民开始了长达36年的亡国奴生活。
尽管国土沦丧,但是朝鲜人民的反抗斗争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最为震惊的就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遇刺身亡事件。
日本明治维新后,伊藤博文曾经四次重组内阁,任期长达7年,中日甲午战争就是在他的任期内发动的。随后侵略朝鲜也都与他相关,朝鲜人民无不欲杀之而痛快。
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在哈尔滨火车站被潜伏在欢迎人群中的朝鲜爱国义士安重根刺杀身亡。伊藤博文的刺杀成功,极大的鼓舞的了朝鲜人民的反抗斗争士气。
1945年,二战接近尾声,日本战败已成定局。巨头们开始了对战后世界新秩序的筹划,美苏都希望能够控制被日本侵略的朝鲜。
同年8月,苏联从朝鲜北部出兵朝鲜,一路高歌猛进,向朝鲜南部推进。
而美国此时还在太平洋战场上与日本激战,无暇顾及到朝鲜战场,但又不希望朝鲜战场完全被苏联把控,因此提出38线为美苏的受降线,苏联方面也欣然同意。
二战结束后,朝鲜也算是战胜国的队伍序列,但奈何自己国家没有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的命运只能让列强们进行主宰,真的是才刚刚虎口脱险,又入狼口,朝鲜成了列强们角逐的争霸场。
1948年,38线以南的地区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38线以北的地区则成立了以金日成为主席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两国都分别宣称自己是朝鲜半岛的唯一合法政权,一时间38线附近剑拔弩张,硝烟弥漫。
1950年,金日成向朝鲜人民发出呼吁希望实现半岛的南北统一,同时派出代表向南部的韩国递送呼吁书,却被韩国政府逮捕并处决。
朝鲜南北战争随即爆发,北方军队势如破竹越过38线,一路推进,几乎占据了朝鲜半岛90%以上的土地,这一次战争可以说是朝鲜半岛最接近统一的时刻。
此时联合国由16国组成的联合国军队,由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为总指挥赴朝作战。这使得本该是朝鲜内战的事搅进了外部力量,事态急剧扩大。
面对强大的联合国军队,朝鲜人民军自然无法抵挡,节节败退。
联合国军队很快就收复了38线以南的全部地区,打算继续越过38线向北推进。战火的硝烟一度弥漫到中朝边境。
后来的事就比较清楚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抗美援朝胜利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迫退回38线以南,延续南北半岛继续割据的局面。
相关问题
- 12-29 世界最早发明的留声机是
- 12-29 哪种动物对人类最忠诚
- 12-29 哪些星座的颜值最高
- 12-29 全世界最贵的女人:詹妮佛洛佩兹价值上百亿
- 12-29 生命较短的动物
- 12-29 露西女孩世界上最早的人类
- 12-29 世界公认的十大恶人
- 12-29 世界上体积最大的病毒
- 12-29 世界上最贵的书
- 12-29 最大力的动物是什么动物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