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老花人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全球有近18亿老花病人,中国“老花”人数约为3.7亿人。
为什么才40岁就开始出现老花眼了?这是因为老花眼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40岁后,眼睛晶状体的弹性会逐渐变小,睫状肌的调节能力随之降低,而40岁是眼睛老花的一个分水岭。
这些都是“老花眼”的误区
一、老花眼和近视眼是有区别的。
老花眼是由于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退,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力逐渐下降,出现看书、写字、做针线活都看不清楚,这就是老花眼。
近视眼是向远方望看不清楚,看近处的时候比较清楚,这是近视眼的表现。
近视和老花不能抵消,因为它们从病理上根本不同,近视是由于屈光不正,而老花是晶状体退化和失去弹性,临床表现上,近视患者的老花会比普通患者稍轻,年龄会稍微推迟,但这种减缓的程度相当有限。
近视眼的发生受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老花眼是因年龄增长看近不清楚,看远清楚,两者的发病原因不同,表现症状相反。近视是看近清楚,看远不清楚;老花眼看近不清,看远处清楚,近视眼多发生在青少年,老花眼多发生在40-50岁以上的老人。
二、老花眼和远视眼也是有区别的
老花眼和远视眼其实是两种不同概念的情况,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专家告诉我们,首先远视眼是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远视是平行光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后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患者看近处模糊,看远处也模糊,随着年龄增大,调节力下降,视物疲劳、视物模糊等现象就会表现出来,可以通过配戴凸透镜矫正。
而老花眼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像人老了头发会变白一样,年龄增长的同时,眼睛的晶状体弹性逐渐下降,睫状肌功能也逐渐变弱,从而引起调节功能减弱,一般40岁以后就会开始逐渐出现阅读以及近距离工作困难,此时可以通过戴老花镜帮助看清楚。
老花镜一定要到专业的机构去配,不然如果使用瞳距不合适的老花镜,看物体时会产生“棱镜效应”,为了看清楚,眼睛更费力,容易造成头晕眼花。
另外,有些老花眼患者可能同时拥有一副阅读眼镜、一副看电脑眼镜、一副户外眼镜以及一副驾驶眼镜等,更有甚者像徐女士一样,配个多副眼镜,生活饱受困扰。
三、老花眼治不了,只能戴眼镜?
事实上,老花眼虽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目前,三焦点人工晶体置手术可以彻底解决了老花之苦。目前最先进的三焦点人工晶体置换手术的升级版叫做“无刀飞秒”,也就是飞秒激光结合三焦点人工晶体置换手术,这比使用手持镊子为手术开口更加的精细和准确。短短30分钟不到,就能一次性解决双眼近视、老花眼以及白内障等眼病。
相比于以往的单焦点晶体,三焦点晶体确保了人们在远、中、近三个距离下的视物清晰度,从而不再需要依赖任何眼镜。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手术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摆脱老花眼镜,还可以预防白内障。因为白内障的成因便是晶状体浑浊,而这时自然晶体已摘除并置换了人工晶体,所以白内障也不会再形成。
“老花眼”爱找这些人
1、屈光不正人群:远视眼比近视眼出现老花眼的时间要早,近视者配戴隐形眼镜比配戴框架眼镜出现老花眼的时间要早。
2、用眼方法不正确人群:调节需求直接与工作距离有关,因此,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者容易出现老视的症状,从事精细的近距离工作的人比从事远距离工作的人出现老视要早。
3、长期服药人群:服用胰岛素、抗焦虑药、抗忧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抗痉挛药和利尿药等的患者,由于药物对睫状肌的作用,会比较早出现老视。
相关问题
- 12-29 世界最早发明的留声机是
- 12-29 哪种动物对人类最忠诚
- 12-29 哪些星座的颜值最高
- 12-29 全世界最贵的女人:詹妮佛洛佩兹价值上百亿
- 12-29 生命较短的动物
- 12-29 露西女孩世界上最早的人类
- 12-29 世界公认的十大恶人
- 12-29 世界上体积最大的病毒
- 12-29 世界上最贵的书
- 12-29 最大力的动物是什么动物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