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知识问答库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中国的“祠堂”有哪些功能?

文化 文化人 2020-09-26 23:28 1 32020

中国的“祠堂”有哪些功能?

#中华文化##历史#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已有1条答案
admin admin
祠堂是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代表。作为民间大量保存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也是相关学科研究的实物佐证。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再加上孝文化传统的影响,人们往往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以求祖先在天之灵,能够保佑后人幸福平安,子孙延续。“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称作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确立了祠堂的体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
祠堂过去的主要功能就是祭祀祖先,以此来凝聚宗族,维系封建家族关系。除此之外,祠堂还承担了其他的一些社会功能。如祠堂还是族人聚会、议事的重要地点;重大事情如选举族长、修建祖坟等事,会在祠堂中进行讨论、选举,解决问题等;对表现优秀的族人进行奖励,对犯有罪责的族人给予惩戒,以此达到--定的教育目的,也是祠堂的职能之--。族内人员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也可以利用祠堂作为活动场所。
从祠堂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中可以体会中华文明几千年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的祠堂是祭祀文化的综合体现,其内涵和形式极其复杂,它有着歌颂英烈先贤、弘扬正气、强化家族意识、延续家族血脉、维系家族团结等重要意义。
如今,祠堂除了继续承担部分传统的职能之外,还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中国重要民俗旅游基地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09-26 23:29 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