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知识问答库
首页 > 百科 > 正文

春晓古诗配图(一二年级诗配图)

百科 没头脑没常识 2023-01-24 14:48 0 8097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春晓古诗配图(一二年级诗配图)

  开栏语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嘉兴特展正在嘉兴文化艺术中心展出。千余绘画,踏破时空而来,打开一个穿越千年的艺术通道,中国历代绘画盛宴开启。

  读嘉人文频道推出

  “大系追光图鉴·名画记”

  语出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唐代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或为传世名画,或为天籁旧藏,每日一幅画作,带你走进名画的场域,听一幅幅名画讲述的千年回响。

  请横屏手机,观看画作

  仇英《汉宫春晓图》

  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汉宫春晓图》

  他出身贫寒

  初为漆工

  他寄寓项家

  追摹古法

  他擅画人物

  尤工仕女

  他就是明四家之一的

  仇英

  仇英

  (1482-1559)

  字实父,号十洲,南直隶太仓(今属江苏)人。明画家,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擅水墨、白描。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根据目前的统计,项元汴天籁阁收藏仇英的画作近五十幅。

  项元汴收藏名画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藏品编号,有时还要记上入藏时的价格,在仇英的众多画作中,这件《汉宫春晓图》标注价格最高,引人注目。

  画作构景繁复,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相互穿插,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除美女群像外,又融入明代人物画常见的琴棋书画、鉴古、莳花等艺文休闲活动。画中女子造型多为削肩玲珑身材,身着窄袖上衣,裙束几于胸前,裙带纤长,直追南宋仕女画的风采,是一幅熔古铸今的佳作。

  人物画起源较早,随着山水画成为文人画的主要艺术形式,人物画渐渐退出舞台中心。明代社会流行的鉴赏手册大谈山水画,鲜有提到人物画的。

  明谢肇淛《五杂俎》中说:“宦官妇女,每见人画,辄问甚么故事。谈者往往笑之。不知唐以前,名画未有无故事者。盖有故事,便须立意结构,事事考订,人物衣冠制度、宫室规模大略、城郭山川、形势向背,皆不得草草下笔。”

  我们来看《汉宫春晓图》所述故事,画的开端部分,是晨雾弥漫,从宫门跨入,就是一系列的室内与户外活动,画卷的中段,有一位画师,正在为端坐的美人画像。

  观图至此,不由得令人想起西汉元帝年间“昭君出塞”的故事:公元前33 年汉朝与匈奴和亲,宫女王昭君出塞。《后汉书》说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昭君出塞的故事流传不衰,后人更是多有推衍。

  到了元杂剧《汉宫秋》中,故事基本定型:汉元帝命画师毛延寿挑选宫女,王昭君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而被画丑状,后来,元帝发现昭君容貌并非图画所状,甚为不悦。最终,昭君出塞和亲后,元帝斩杀毛延寿。画题作《汉宫春晓》,不能不让人有这样的联想。

  王安石的《明妃曲》中写道: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诗画同观,感慨系之,画作意韵更加幽长,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无声诗史》赞仇英画云“秀雅纤丽,毫素之工,侔于叶玉。”俞剑华先生评论仇英人物画说:“所写士女、鸟兽、台观、旗辇、军杖、城郭、桥梁之类,皆追摹古法,参用心裁,精丽艳逸,工整巧赡。实足以睥睨百代,而为明朝人物画之代表作家。”

  参考资料

  盛世修典――数字绘画大系

  《项元汴书画典籍收藏研究》沈红梅

  《中国绘画史》俞剑华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暂时还没有回答,开始 写第一个答案吧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