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人们通常会首先想起秦汉唐明等这些武力强盛、四夷宾服的朝代。但对于文化昌盛、武力孱弱的宋朝,很多人都以为不是大一统王朝。那么,对比中西方的历史,宋朝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是大一统的王朝呢?
“大一统”的最早出处,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解释:“元年,春王正月”这段起始句。书中言道:元年者何?君(鲁隐公)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周)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即:正月是由周文王规定的)。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即是说:鲁国的时间计算方式,采用了周王朝的规定,是因为天下一统(诸侯并非独立主权国家,而隶属于周王朝,故采用周王朝的规定)。按照《公羊传》的说法,周王朝也算大一统。但实际上周王朝跟西方历史上的神圣罗马帝国比较相似,虽名义上一统,实则诸侯林立、政令不一,而实在算不上是“大一统”。
我国历史上,被后世公认的第一个大一统朝代是秦朝。而很多人亦常以秦朝的疆域版图为底盘,去衡量后世朝代是否有资格称大一统?简而言之,即后世朝代的疆域比秦朝大就能算大一统。如果疆域比秦朝小,就感觉有所残缺,算不上大一统。
如果对比历史图册上的秦、宋疆域版图,很多人会认为宋朝疆域蹙小,而不如秦朝。就连汉人(华夏)的传统疆域--燕云十六州,都为辽国据有,又怎么能算得上“大一统”?而实际上,论直接有效控制疆域,宋朝不但不比秦朝小,甚至要远超过唐朝。对比秦朝与清朝关内十八省(华夏本部)+辽东疆域,我们通常会误以为汉人的居住区两千年都没啥大变化,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我国广大的江南地区,是伴随着“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宋室南渡”等多次中原大乱、北方汉人大规模南下才得到逐步开发。直至宋朝时,岭南之地还被当做官员的流放地。故而,秦朝对辽阔的江南之地,其统治力是微乎其微的,最多能算增加了几个居民点。从实际统治疆域来说,随着各王朝或政权对莽荒之地开发程度的越来越高,才渐渐成为汉人熟地的,而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历史过程。例如湖南省中西部的怀化,就是到了宋代才正式设立地方统治机构,取“怀柔归化”之意,而命名为怀化。
而纯粹以秦朝的疆域版图为底盘,去衡量后世朝代是否能算大一统也不妥当。比如,秦朝据有辽东之地,而隋朝并不据有辽东,但后世对隋朝为大一统王朝却并无争议。初唐的疆域与晚唐的疆域更不一样,也不可能说唐朝前期是大一统王朝,而唐朝中后期不是大一统王朝。
对宋朝是否为大一统王朝的最大争议,还在於宋朝并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对比西方的历史,普鲁士统一了德国,把奥地利这样传统的德意志诸侯都排除在外。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时,为争取法国的支持援助,更是把萨伏依与尼斯(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的加里波第出生地)割让给了法国,而此前,热那亚还把科西嘉岛(拿破仑出身地)卖给了法国,这些地方传统上也都是意大利地区。
但在德国与意大利的历史上,显然也算是完成了大一统。相比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庞大疆域,撒丁王国统一的意大利不值一提。再对比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普鲁士建立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疆域要小得多,但德意志第二帝国却远比神圣罗马帝国更有资格、实力称“大一统”。
笔者认为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基本上完成了华夏地区的统一,也是当时唯一的华夏政权。故而,宋朝可以算得上是大一统,而燕云十六州的情形也很像撒丁王国将萨伏依与尼斯两地割让给了法国,并不能影响到宋朝是否大一统。也或如秦始皇在世,卫国还没有完全被废,却并不影响到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历史地位。
相关问题
- 12-29 世界最早发明的留声机是
- 12-29 哪种动物对人类最忠诚
- 12-29 哪些星座的颜值最高
- 12-29 全世界最贵的女人:詹妮佛洛佩兹价值上百亿
- 12-29 生命较短的动物
- 12-29 露西女孩世界上最早的人类
- 12-29 世界公认的十大恶人
- 12-29 世界上体积最大的病毒
- 12-29 世界上最贵的书
- 12-29 最大力的动物是什么动物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