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下西洋的郑和来,大家肯定不会陌生。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葡人麦哲伦横渡太平洋,启菲律宾群岛,绕世界一周——有史以来,最光焰之时代也。
而我泰东大帝国,与彼并时而兴者,有一海上之巨人郑和在。”所以说,郑和是“环游世界第一人”也一点都不为过。
郑和原姓马,小名三宝,又被叫作三保,是云南昆明市宝山乡植知代村人。洪武十三年(1380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当时,年仅十岁的马和不幸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到了南京。
幼年就与父母分离的他,已经是非常悲惨了,更为糟糕的是,来到南京后,明廷的宫人还对他使用了酷刑。
然后,被阉割成太监的马和,进入到了朱棣的燕王府。虽遇到了这么多的磨难,但心性坚强的马和并没有灰心丧气。永乐二年(1404年)的时候,马和为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据《明史》记载:马和在靖难一役中立下了大功。但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具体的功劳和立功地点却并没有在《明史》中提及。
有历史学家推断,马和应该是在建文元年(1399年)的“郑村坝之战”中立下了大功。当时,朱棣以八万人马对抗建文帝的五十万大军。
刚开始,看到双方的兵力相差如此之大后,朱棣认为已是必输之局,只要能够减少伤亡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但令朱棣万万没想到的是,平常不起眼的马和竟主动站了出来。
他甚至说,想要带领一些起兵突袭建文帝的军队,以此来吸引火力,为主力部队创造机会。当时,朱棣也没有更好的作战计划,走投无路他就决定让马和试一试。
就算输了,损失了几百个兵,这也与大局无碍。建文帝的主帅不知道对方有诈,只看地方尘土飞扬,仿佛有千千万万的敌军扑面奔来。
此时,他不知燕军虚实,吓地阵脚大乱,赶紧败退。打仗靠的就是士兵们的冲劲,看到敌军已经自乱阵脚,朱棣紧跟其后,左右夹击,连破七营。最后,战争以朱棣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朱棣看马和英勇善战,智慧过人,十分高兴,很是赏识他。于是,他亲自在南京御书“郑”字赐给马和郑姓,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马和的战绩。从此以后,马和便被唤作了“郑和”。
当然,除了赐姓之外,朱棣还给郑和升了官,使郑和成为了内官监太监,官位达到了四品。虽然,郑和是个宦官,但是,他并没有对自己的人生失去信心。
凭借着自己的英勇才智,他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信赖,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就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郑和为什么会下西洋呢?
究其原因我们是不难发现,郑和所在的明朝国力强盛,“宣扬国威”就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目的之一。
当时,明成祖想要外国人了解自己的国度。天朝上国的思想,在明成祖的脑袋里根深蒂固,在他看来,当外人看到郑和的军队如此浩大之后,也就不敢来侵犯了。所以,郑和下西洋还有震慑之意。
当然,郑和下西洋也会做些贸易,但这并不是下西洋的主要目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震慑,郑和下西洋的船只数量有200多艘,这么多的船只,除了实现贸易往来外,还有一层就为了震慑敌国的意图。
此时,如果有小国家胆敢闹事,郑和的军队就可以拿下他。但是,多数国家都被郑和的军队惊吓到了。因为当时明朝造船技术非常厉害,明朝的舰船数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
虽然,郑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郑和也是有缺陷的。当然,这不怪他,怪就怪当时的酷刑,真的是太泯灭人性了。
历史上也明确的记载着,郑和是一个宦官。既然是宦官,他当然生不出孩子,那么,为什么郑和还有很多后代呢?难道历史上的记载哪里出了差错,还是郑和并不是真正的太监呢?
郑和的确是太监,可是,他也的确有后代。
这看似违背常理的结果其实是这样的,没有孩子的郑和很是孤单,所以,就将自己哥哥的长子收养了过来。
郑和的哥哥也是个暖心的人,他之所以把孩子给郑和,也是为了缓解郑和心理上和身体上的伤痛。郑和对这个儿子也是极好的,他不仅为他取名为马文铭,还让他继承了锦衣卫千户的官职。
后来,郑和的兄长又把自己的长子马恩过继给了他。据记载,郑和有两个孙子:一个叫郑万选,另一个叫郑廷选。
最终,在自己哥哥的帮助下,郑和有了儿子,然后,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延续了下来。
就这样,郑和就有了自己的后代,虽然,这些孩子都不是郑和亲生的,但是,他们都写在在了郑和的族谱上,那就是郑和的后代了。
并且,有统计,郑和现存的后裔有三支:一支在云南玉溪;一支在江苏南京;一支在泰国清迈。这三支郑和后裔总人数差不多500人。
其实,此时是不是自己的亲生后代,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郑和为明朝所做的贡献已经让后人惊叹不已了,后人们也会永远的记得他,歌颂他。
在第七次下西洋期间,郑和去世,时间约在1433年(宣德八年),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相关问题
- 03-19 刘鑫江歌案是怎么回事现状如何(江歌母亲宣布起诉刘鑫江歌案事件始末)
- 03-19 美人鱼存在的证据是什么(5个美人鱼可能存在的证据)
- 03-19 林冲简介及生平事迹(林冲介绍)
- 03-19 唐武宗为什么不传位儿子(唐武宗为什么不立儿子为帝)
- 03-19 世界十大最贵红酒(全球10大最贵葡萄酒)
- 03-19 缅甸是哪个国家的(缅甸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 03-19 直招士官为什么是个坑(大专直招士官为什么是个坑)
- 03-19 泉州十大古镇排名(泉州十大古镇有哪些)
- 03-19 哪个奥特曼战士最强(最强的奥特战士是哪一位)
- 03-19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大全(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传世名曲)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