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报道,自去年12月底发布罢工预警以来,印度罢工范围从水运和港口工会,扩大到全国总工会。为抗议莫迪政府提出的公共部门企业私有化、拟修订《工会法》等一系列“反劳工”政策,印度全国总工会1月8-9日发起全国大罢工,包括银行业、农业、通讯业、公共服务业等10个印度全国性行业工会组织参与。
工会称,此次罢工得到了所有主要的政府机构职员以及银行、保险、电信和其他服务部门雇员的支持。全印有约2亿人参与了此次的抗议活动。这是莫迪上台后爆发的第二次规模浩大的示威抗议活动。又一次刷新了世界劳工运动的历史!
印度2亿人大罢工
这次罢工主要是对莫迪政府1月2日通过的一项新立法的抗议。罢工者抗议莫迪政府提出的公共部门企业私有化、拟修订《工会法》等一系列被罢工者形容为“反国家”“反劳工”的政策,它们被认为会伤害工人和工会的利益。
印度全国总工会称,政府未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并且严重忽视了工会提出的12点要求,修订《工会法》等政府决策都违背了工人的利益。工人们认为,政府通过的新法律赋予了中央政府在确认劳工组织方面的自由量裁权,实质上消灭了涉及雇员、雇主和政府的雇佣谈判过程。
印度工会秘书长 Tapan Sen 批评莫迪政府通过在主要的制造合同中支持私营企业,从而扼杀了公共部门的工作文化和氛围。
抗议者们提出了提高最低工资和养老金、加强社会保障和失业救助等诉求。工会要求政府颁布《社会保障法》来保护工人利益,并为无组织的运输部门雇员提供24000卢比(逾340美元)的最低工资。
这次印度大规模罢工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爆发的原因实际上是印度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莫迪政府修订《工会法》只是一个催化剂或者导火索而已。
印度工会近日表示,全印度七分之一人口(约2亿)参与了为期两天的罢工活动。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罢工之一。
全印度基督教会总秘书长John Dayal在接受《亚洲新闻》采访时表示,这是一次非常特殊的行动:这是印度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活动之一,每一个细节都是事先策划好的。在John Dayal看来,这次罢工最重要的意义是,它发生在大选前夕,而选举将决定总理莫迪的政治命运。
8日晚印度人民院(下院)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为“种姓和宗教中的经济弱势群体”提供10%的教育和政府工作配额,但此举也引起其他“高种姓”族群的强烈不满。
这不是印度第一次出现人数如此庞大的罢工活动。2015年9月,印度工会曾掀起1.5亿人参与的全国范围的大罢工,涉及公共交通、城市建设、国有银行等行业。印度工商协会估计,罢工造成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5.6亿元)的经济损失。这两次罢工的诉求很像,抗议总理莫迪提出国企私有化、修改劳动法等改革提议。
自2014年宣誓就职以来,莫迪就以强硬的姿态推进改革。承诺10年内让人民看到“印度世纪”的莫迪却在任内遭遇两次大范围罢工活动,可见其改革之路并不顺利。
总体来说,印度的就业机会较少,劳工市场保守,工作岗位一般是子承父业,或以家族、亲友甚至种姓宗教为标准分配。根据《1947劳资纠纷法》规定,员工数量超过一百人的企业,如果要裁员,必须经过政府同意,并且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审批程序。莫迪上台后,对此进行大规模的修改,提高就业门槛,允许雇主不经政府允许自行裁员,无疑是动了印度民众的“铁饭碗”。此外,莫迪政府积极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给民众带去“亲财团”而“不顾穷人利益”的印象。
当然,鉴于印度大选即将到来,不排除此次罢工有政治因素的影响。这次罢工的组织者之一印度全国工会大会,是反对党印度国民大会党的全国性工会组织。借罢工向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施压、拉动选情,可能也是国大党的一个政治考量。
在此前进行的印度地方邦选举中,印度人民党在原来执政的中央邦、恰蒂斯加尔邦和拉贾斯坦邦均惨败给国大党,尽管印人党在中央邦、恰蒂斯加尔邦已经连续执政15年。要知道,印人党上次大选四分之三的席位来自八个邦,这次已经输掉了其中三个。印人党输掉大选的可能性在增加。如果此次罢工能令印度人深切体会到莫迪经济政策的失误,无疑对印人党而言是一次打击。不过,若此次罢工只令民众感到生活被扰乱,结果可能恰得其反,令印度选民对组织者产生不满。
症结在哪里?
首要原因是印度的贫富差距的极端分化! 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速很高,却加剧了贫富差距,少数富人越来越富裕,绝大多数的人越来越贫困,返贫成为刻不容缓的巨大难题,束缚了印度的经济改革。
印度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人高达1520万人,超过1000万美元的人有58.4万人,超过10亿美元的人为2252人,仅次于美中两国,高居世界全球第三,亚洲首富宝座也已经被印度人夺走,他的名字叫穆克什·安巴尼。据统计,印度亿万富豪拥有的净资产相当于印度GDP的58.4%,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亿万富豪拥有的净资产在GDP中的占比只有20.9%,说明印度的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后果,使印度多年荣膺一个不光彩的荣誉:全球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印度13.24亿人口中,贫困人口超过2亿人,而极端贫困人口高达7300万人,这群人每天的收入低于8.5元人民币(约合1.25美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勉强只够我们在路边摊吃一顿简单的早餐。
印度贫富差距极端化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种姓制度导致的资源与财富错配,即种姓配额严重失调。 印度虽然很早就出台了废除种姓制度的法案,但几千年的传统异常强大,不仅在民间非常盛行,也渗透在政府系统里面,即使莫迪这样的强势总理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从占据了印度多数财富与资源的高种姓群体拔几根毛出来,反哺低种姓群体。
相关问题
- 08-30 世界十大国土面积排行(世界国土面积排行)
- 08-30 全球出轨率最高的国家(中国出轨率最高的城市)
- 08-30 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世界上最珍稀木材)
- 08-30 世界上最粗的树是百骑大栗树(世界上最粗的大栗树图片)
- 08-30 世上最聪明的小神童(全世界最聪明的小男孩)
- 08-30 世界最早的枪弹丸最大射程可达300米(世界上最早的枪射程)
- 08-30 世界上什么咖啡最贵(世界上第一杯咖啡)
- 08-30 世界上最舒服的十个职业(世界十大最舒服职业)
- 08-30 价值最高的宝藏有哪些(最出名的宝藏)
- 08-30 世界上最好的一首诗(世界上最短的一首诗)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