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知识问答库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清明节的来历?为什么“清明节”这一天要祭祀祖先?

文化 文化常识 2020-10-14 10:12 1 35027

清明节的来历?为什么“清明节”这一天要祭祀祖先?

#中华文化#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已有1条答案
admin admin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一般在农历二月中下向或三月初,新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这是中国古代人民纪念祖先,怀念故去的亲人的节日。这一一时节,恰逢冬去春来,草木重生,人们会在这一天去扫墓,为先人的坟墓除去杂草,修补墓穴。
清明本是中国古代旧历中二1四节气之--,为什么要在清明这一天扫墓呢?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被骊姬迫害,流落国外数年后终得回国就位。于是封赏了跟他一同逃亡的人臣。唯独把曾割下大腿肉给他充饥的一个大臣介子推忘记了。介子推是个淡泊名利之人,不愿计较功名利禄,就带着自己的母亲隐居于山西绵山。后来有人提醒重耳,重耳觉得十分愧疚,便派人去绵山寻介子推,可是没有找到。重耳认为放火烧山,介子推必定会带着母亲出山逃生,因此--把大火把绵山烧了。可是介子推却没能逃出绵山,而是与母亲相拥死在一棵柳树下。重耳非常懊悔悲伤,命人将介子推母子葬于编山。火烧绵山之日正是中国农历的清明,当地人为了悼念介子推,清明那一天不忍举火,便吃寒食。
从此,清明的前一天就定为寒食节,用不生火做饭这种方式来悼念介子推。清明这一一天除了扫墓、祭祀祖先,还有踏青、荡秋干、插柳、植树等习俗。清明节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10-14 10:13 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