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什么?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什么?
- 上一篇:桃园结义三兄弟是谁?“桃园结义”的主人公是谁?
- 下一篇:“唐人街”是怎么出现的?
相关问题
- 10-28 足下是谦词还是敬词?“足下”是指脚下吗?
- 10-28 走后门的由来?为什么有人喜欢“走后门”?
- 10-28 走狗是什么意思?“走狗”是贬义词吗?
- 10-28 紫禁城是哪个朝代建的?"紫禁城"的宮殿是紫色的吗?
- 10-28 捉刀是什么意思?“捉刀”为什么与“替人作文”同义?
- 10-28 庄周梦蝶的意思?“庄周梦蝶”悟出了什么?
- 10-28 抓周寓意?“抓周”什么时候抓?
- 10-28 诸子百家有哪些?“诸子百家”真有“一百家"吗?
- 10-28 竹溪六逸什么意思?“竹溪六逸”为什么要以“竹”为名?
- 10-28 逐鹿中原是什么意思?“逐鹿中原”为什么表示争夺天下?
已有1条答案
-
admin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庄子·山木》:“(庄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意思是:一只蝉落在树枝上,以为茂密的树叶可以遮挡自己而放心地鸣叫,却不知蝶娜在其后想吃它,而一心想捕捉住蝉的螳螂,却不知道身后有黄雀在等着它。用来比喻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也用来比喻一心想暗算别人,却没想到有人也在暗算自己。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作为一个典故形象生动,在历代作品中常见。或用原型,或间接引用。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咏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此文中战线又拉长了一步,黄雀身后又出现了一个持弹丸的人。《全唐文》“卷二百七十四":“此宣尼所以讥饱庄子之智不如葵,而孙叔敖譬以螳螂伺蝉,不知黄雀在后。”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后数年,闻山东雷击一道士,或即此道土淫杀过度,又伏天诛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者,又在其后,此之谓矣。" -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10-16 22:19 评论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