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期间,除了进攻许昌,孙策似乎已无所事事。
公元199年的时候孙策发起了两次大规模战役,一次是攻打徐州的陈登,一次是攻打荆州的黄祖(就是亲手伏击并杀死孙坚的那个人)。
两次战役孙策都有所收获,却也并不能吞并对方手中的地盘,所以偷袭许昌成为了他唯一可以尝试的政治突破。
此时的曹操已经基本没有多余的兵力以应付其他方向的进攻了。
即便是在与袁绍对战的最前线,曹操一度想派出2000人增援在另一个地点驻守的程昱,但对方却拒绝道:“现在正是决战的时刻,千万不要因为我而削减主力作战的部队!”
正是因为兵力如此吃紧,所以孙策企图偷袭许昌的传闻才会让曹操集团的成员们如此的人心惶惶。
这时郭嘉站了出来,他大胆地对孙策做了一个近乎诅咒的预言:
“孙策刚刚吞并了江东,杀害了很多有势力的人物,其个人安全原本就非常的危险了,但他自己却不在意这些事情。所以在我看来,孙策必定要死于刺客之手。”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公元3世纪的中国政坛有多么的黑暗,以至于当时的政治评论家可以随随便便地得出一个政治人物将死于暗杀的行为。
但事实就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确实出现了太多的暗杀事件,已经有多位重要政治人物死于政变和暗杀,其中最高级别的领导人就有何进、董卓二人。
重要地方领导人就有刘宠,而官渡之战的双方,袁绍、曹操二人也曾有过类似的惊险经历。身处一个如此黑暗的时代,郭嘉对孙策的未来做出如此狠毒的预测就见怪不怪了。
而且郭嘉对孙策所处政治环境的判断是基本属实的。
如前文所说,长江流域下游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的政治军事团体,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与孙策进行了艰苦的恶战,主动投降的几乎没有。
所以孙策到目前为止的成就几乎完全是靠杀戮而取得的,这样的人物当然会遭到各种各样的忌恨,因此而遭遇政治暗杀也是合情合理的一件事情。
但是孙策本人是怎么想的呢?
历史学家对于孙策在官渡之战期间的举动叙述得非常矛盾,有人说他是确实想趁机偷袭许昌,也有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
但不管他有没有这样的想法,曹操方面当然不能立刻断定他不会进攻许昌,所以他们的担忧并不无道理。幸运的是,孙策确实死了,而且和郭嘉说的一样死于暗杀。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早些时候孙策有查出自己身边一个官员企图出卖自己,于是他处死了那个人。
后来他带着一些手下外出打猎,但自己却不小心脱离了队伍,结果便遭遇了那位被处死的官员的部下。在群殴中孙策受了重伤,部下将其救回后不久他便因伤势过重而停止了呼吸。
这几乎是个诅咒。十年前,孙坚进攻刘表的时候也是因为孤军深入而遭到黄祖的狙击,现在他的儿子孙策也是在孤立中被包围,最后惨遭进攻而死亡。
我们无法知道孙策之死的背后是否还有更为可怕的隐情,但官方和民间都一致认为这些事件都并不奇怪。孙坚、孙策、孙权三人以及他们的家族身上都有着一种十分野蛮的基因。
即便是看起来最安静的孙权,他的个人爱好之一也是骑马去猎杀老虎。
大概正是受这种冲动基因的影响,孙坚和孙策都喜欢享受单独战斗的快感而脱离自己的队伍,而这种行为习惯当然便会给他们的敌人以可乘之机。
孙策的死亡让他的集团蒙受了重大损失,这些我们后面将会讲到,但不管怎样曹操是一定松了一口气的。
但是袁绍仍然在与他相持,自己的粮食储备已经基本告罄,面对眼前这个比孙策更强大的敌人,曹操是否能再次受到幸运女神的亲青睐呢?
相关问题
- 12-03 什么是隐藏分(什么是隐藏分英雄联盟)
- 12-03 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怎么样处理(有人员受伤的交通事故怎么处理)
- 12-03 公牛开关插座质量怎么样(公牛开关插座)
- 12-03 农历鬼节具体时间(鬼节具体时间是多少号)
- 12-03 典妻什么意思(清朝的典妻是什么意思)(典妻的背后是什么意思)
- 12-03 世界上有多少本书(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书籍)
- 12-03 vivoy83a(vivoy83a参数)
- 12-03 两个路由器怎样无线桥接(两台无线路由器桥接连接的方法)(两台无线路由器无线桥接方法)
- 12-03 cba球员年薪排名(cba球员年薪排行榜)
- 12-03 edm营销是什么意思(edm是什么意思)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