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五十八位姓氏,在华南地区比较有影响。当今廖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37%,总人口大约在487万。
廖的名义
《说文》:廖,人姓。作为姓氏,古时廖、嫪、飂通用,古有廖叔安,也作飂叔安,实际上廖姓由飂姓演化而来的。《说文》:飂,高风貌。高风即西风也。飂人以高风为氏族原始图腾。又,廖也通蓼、鄝。蓼,一种水草名。蓼人以水草蓼为图腾。以此两种分别成为氏族的名称和族徽,进而出现飂地、蓼地和廖地等,发展形成了飂国、蓼国或廖国,最终出现了廖姓。
廖姓起源
廖氏始祖:廖公
廖氏始祖——廖公
廖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三:
一、出自董姓
高阳氏颛顼之后裔祝融氏吴回,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第二子惠连,亦名参胡,董姓。惠连之子飂叔安,封于飂,飂的古址在今河南唐河的湖阳镇,是夏商时代的侯国,西周初为周吞并。古代飂、蓼、廖通用,飂叔安也称廖叔安,其后以国为氏。董姓廖氏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
二、出自偃姓
皋陶为尧舜时代的刑官,皋陶氏族属于东夷族一支,皋陶,字庭坚,偃姓,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西周初其后裔被封在蓼,蓼国古城在今河南固始东北蓼城冈,公元前622年被楚穆王所灭。古代蓼、鄝、廖通用,蓼国之后有廖氏,偃姓廖氏的历史有2600多年。
三、出自姬姓
周武王灭商后封周文王之子伯廖于古飂国之地,在今河南唐河南的湖阳镇,春秋初灭于楚国。子孙以国为氏。由于廖国国小势弱,也不见于经传,难以确考。很有可能廖、蓼、鄝、飂同为一地,同出一人之后。
外族基因融入
据说早在商朝末,缪、颜二姓,因纣无道,同隐于黄河西北,改姓廖。到战国后期秦昭王时,四川地区的巴夷賨族中也出现了廖姓,后来成为川中大族。因此,我国的廖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加入廖姓群体中的主要事件还有:宋朝时广西环江、贵州荔波一带的抚水州民即今毛南族先民中出现大批廖姓,清朝辽东地区的蒙古人也多取廖姓作为自己的姓。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廖姓汉族了。
廖姓分布
廖姓分布频率图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廖姓人口由23万激增到487万,增长了21倍多,廖姓人口的增加速度远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廖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四川、广西、湖南四省,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56.1%。其次分布在江西、台湾、重庆、湖北、福建,这五省市又占了30.3%的廖姓人口。广东居住了廖姓总人口的15.2%,为廖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粤桂湘、川渝鄂、赣闽台三个廖姓聚居中心。在600年期间,廖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流动方向由东南部向西部、西南部迁移、同时向华中回迁。
廖姓血型
廖姓人群的血型分布图
廖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8%,A型占29.1%,B型占25.5%,AB型占7.4%。
廖姓名人
廖纪
廖纪(1455年—1532年),字廷陈,号龙湾,民间称作廖天官,万宁市礼纪镇三星村一带(原属陵水县)人,出生于河北大运河畔,明代杰出政治家、儒学家,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是明代得到最高地位和最高荣誉的文臣之一,是海南历史上两个进入朝廷权力中枢的一品重臣之一,是海南“十大廉吏”之一。
廖仲恺
廖仲恺(1877年—1925年),原名恩煦,号夷白,字仲恺,广东省惠阳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曾协助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全力辅佐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并极力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其擅长诗词、书法,著作编为《廖仲恺集》《双清文集》(上卷)。
廖平
廖平(1852年—1932年),初名登廷,字旭陵,号四益;继改字季平,改号四译;晚年更号为六译。这些名号的更改,反映了他的思想和经学的变化过程。他一生研治经学,做出了超越前人的学术贡献,并起到了一个融合古今中西各种学说,富有时代特色的经学理论体系,他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经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学术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廖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廖姓的郡望主要有巨鹿、汝南、武陵等。廖姓的堂号除了与郡望同名外,还有中乡、果烈、紫桂等。“中乡” 和“果烈”堂号均典出三国蜀时的廖化。廖化为关羽的主簿,关羽兵败麦城,廖化在战场上装死得以逃回蜀。后拜宜都太守,迁右军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所以称“中乡”堂。又因廖化做事果敢刚烈,又叫“果烈”堂。
廖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
名荣万石;性慧六岭。
绿荔名族;紫桂书堂。
著归田录;称谪仙人。
肇侯封于德庆;倡节义于南宫。
伤心春尽,嫠妇悲吟;感念恩深,小姑呕血。
家训格言:廖氏家训以清朝廖冀亨《求可堂家训》最为著名。廖冀亨,清福建永定人,康熙年间举人,以为官清廉著名,其教子孙也有章法,其家训切于伦常,多从日用处入手,朴实无华。他要求子孙以读书和立品为先,认为“生意为求财之路,财为养命之源”,“礼义生于富足”。主张不必拘泥于读书、行医、为商等,“星卜为下,其余手艺即为糊口而已,然百姓百条路,肯学皆可”。提出四戒:戒使性、戒赌博、戒贪酒、戒游手。提出四要:要勤俭、要谦恭、要慎言、要和气。提出四慎:慎交游、慎起居、慎闺门、慎祭祀。认为这是“人生立身、行己、持家、善世之务”,子孙必须恪守。
相关问题
- 11-29 oppo手机返回键怎么设置(oppoa5手机返回键怎么设置)
- 11-29 三星港版和国行有什么区别(港版和国行有什么区别)
- 11-29 NBA得分榜最新排名(NBA得分榜排名)
- 11-29 南沙大桥长度多少公里(虎门大桥长度多少公里)
- 11-29 何鸿燊为什么可以娶四个女人(何鸿燊为什么能娶四房老婆)(何鸿燊为什么可以娶4个老婆)
- 11-29 c25混凝土强度是多少(c25混凝土强度对照表)
- 11-29 honor是什么牌子手机(honor是什么品牌)(honor是什么牌子的手机图片)
- 11-29 佰草世家喷雾防晒霜如何(佰草世家的防晒霜测评)
- 11-29 加勒比海盗剧情介绍详细(加勒比海盗系列剧情介绍)
- 11-29 一九二九三九日期怎么排的(农历的一九二九三九是怎么算的)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