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暴政使得民怨沸腾,刘邦斩白蛇起义,先入关中灭亡秦朝,而后战胜项羽、征服诸侯、平定天下建立了汉王朝,前后不过七年时
有说他出身于无赖混混惯会偷奸耍滑,有说他四十岁仍游手好闲,有说他花心好色风流无度,也有说他文不成武不就,之所以屌丝逆袭开国建业纯粹是时来运转踩了狗屎运,而且,持有这些看法的不在少数,因为这些话题见诸于史书记载,并非空穴来风。
如今官方采用的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的说法,最早见于西晋学者皇甫谧的《历代帝王世纪》。以陈胜吴广公元前209年起义推算,刘邦跟随造反起义时虚岁四十八,此时他与吕雉成婚八年,因此很多人说刘邦四十岁一事无成有一定道理。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皇甫谧所言属实。但是相隔五百年,一个西晋学者是怎么确定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的?要知道在他之前刘邦出生年月不见于任何史籍记载。
第一,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只记载有刘邦驾崩于公元前195年四月,没有明确交待刘邦出生年月以及何年迎娶吕雉。
第二,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临终前吕后问他萧何死后谁能为相,刘邦依次推荐了曹参、王陵、周勃(三人也没有出身年月记载),按照常理越往后的人越年轻,因为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的稳定推行,而史记记载刘邦早年将王陵当成兄长对待。
注意,问题就出在这里,王陵岁数竟然比刘邦大!
按照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驾崩于公元前195年的待定说法,他活了六十二岁,而萧何、曹参、王陵都比他大,也就是说三人起码都在62-70岁之间。
按照古人寿命长短、宰相执政年纪来看,于情于理非常不靠谱,难道刘邦会选一个随时可能去世的老人执宰一国?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刘邦去世时是53岁。这一说法是西晋学者臣瓒所提,唐代史家颜师古也引用过这一说法:帝年四十二即位,即位十二年,寿五十三。
意思是刘邦42岁登基称帝建立汉朝,在位12年,驾崩时53岁。这样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萧何、曹参两人年纪可能在60岁上下,而王陵年纪在55岁左右。
言归正传,刘邦造反7年于42岁称帝,那他造反时也就35岁,正是一个男人建功立业的壮年时期,胸怀大志的典范。
其次,史记记载他当泗水亭长时吕雉常带着长女长子在田里锄草,同年,他造反起义,而他成为汉王是造反第3年,那时长子刘盈5岁,也就是说他35岁刚刚起义时长女起码七八岁,否则怎么帮母亲吕雉锄草?这样一推理,迎娶吕雉时刘邦可能才27岁左右。
这样一来,刘邦四十岁时仍一事无成的说法不攻自破,人家成了青年成家、中年立业的青年才俊,羡煞旁人。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里记载刘邦早年“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意思是早年游手好闲,不愿意干农活,更不愿意做工,甚至被聘为泗水亭亭长时还有“好酒及色赊酒喝”、“狎侮麾下吏役”的不光彩记载,很明显,司马迁说他是轻浮痞子,没有官相。
但是,在《史记·高祖本纪》里同样记载着“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意思是刘邦当亭长时经常请假回家种田,为什么?因为当时“吕雉与两子居田中耨”,很明显,司马迁说他有责任心,当公务员还请假帮家里干农活。
两相对比,刘邦在婚前浪荡子做派,在婚后却是一个既干公务也干农活的有责任心、踏实、肯吃苦的丈夫与父亲,从“不事生产”到耕种锄草,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分明就是司马迁“先抑后扬”的夸赞。
另外,《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当泗水亭长时“高祖常繇咸阳”,也就是说刘邦经常到咸阳出差公干,要么押解犯人,要么带着徭役参加咸阳秦始皇陵和阿房宫的建设。
要知道当时秦国刚刚平定天下,千里迢迢从泗水到咸阳出差,路途险恶,犯人一跑自己也要遭殃,不是能吃苦耐劳、对工作认真负责、心思玲珑手段高明的人是根本干不来的。
综上所述,关于刘邦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说法再次不攻自破。
司马迁在《史记?卢绾列传》记载早年刘邦不事生产,他的父亲对刘邦游手好闲十分生气,常常骂他不如哥哥。因此刘邦称帝后便问父亲说,自己和二哥挣下来的家业,谁的大。
通过这个记载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刘邦家境不好,否则他的父亲和哥哥也不会骂他,毕竟家境好的话他不做事不赚钱,关系不大。
但是,这不是《史记》记载的历史,只是我们的主观臆测。
要知道,司马迁在《史记?卢绾列传》中记载说卢绾与刘邦两家一直来往亲密,卢绾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以及上学启蒙的时候,乡亲们纷纷送羊酒来祝贺,两人又一起长大、读书,感情深厚。
这段记载说明什么问题呢?
第一、刘邦家不仅具备一定名望,而且家产殷实,不愁吃穿。否则刘家乡亲们不会在刘邦生日和上学启蒙时持羊酒来祝贺,要知道那时候是要回礼的,没有一定家产根本做不到。
第二、刘邦不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而是正儿八经读过书的读书人,他称帝后所作《大风歌》气势雄浑,抑扬顿挫,堪称帝王佳作,甩了后世不要脸没文采的清朝乾隆皇帝几条街。
第三、刘邦性格有痞子无赖的一面,所以他早年勾搭了一个曹寡妇生下长子刘肥,但他明媒正娶的是吕雉。说明那个曹寡妇当时是配不上刘邦的,否则如果刘邦家境不好、地位不高,有个老婆就烧高香了那还那么多讲究?
第四、刘邦做过泗水亭亭长,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可谓是管着一县治安的一把手,刘家若是没个钱财打点和名望地位作为背景,他又怎么可能坐上那个位置?
第五、根据《汉书?楚元王传》记载,刘邦的弟弟刘交少年时曾和白生、申公以及鲁穆生这些名人一起在荀子门徒、李斯师叔的浮丘伯门下同窗读书,如果刘家是普通人,哪有这等好事?
综上所述推理起来,刘邦非但不是家境不好、出身卑微的草根,恐怕还要倒过来去看他:富二代无疑,并且家中有权有势,社会名望与地位相当高,也难怪吕雉的父亲吕公会看中这个女婿了。
相关问题
- 11-29 中国的四大家鱼有哪些(中国三大名鱼有哪些)
- 11-29 世界上哪个种子最有毒(世界上最毒的种子)
- 11-29 全球最富有的五大城市(全球最富裕的五十大城市)
- 11-29 NBA最强25人(nba最强5人)
- 11-29 刘谦为什么突然不火了(春晚常客刘谦为何消失了)
- 11-29 中国出现过最大的蛇(罗布泊中最大的蛇)
- 11-29 利润高不起眼的小生意有哪些(利润高不起眼的小生意)
- 11-29 三国演义甘宁被杀(三国甘宁被斩杀)
- 11-29 为什么龙母不能有孩子
- 11-29 nba篮板榜历史排名(nba盖帽榜历史排名)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