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掌权时间最久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少有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经济高度发展,一度达到鼎盛。如此功勋卓越的皇帝,想必大家都已经猜到了,没错,这个人就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乾隆爷。
但是我今天并不是要着重去写他的光辉事迹,而是要讲一个一直缠绕在乾隆身上的一个谜案,那就是乾隆的出生之谜。对此,有两个流传较为广泛的版本。
第一个是说乾隆并不是纯正的满族人,是雍正和一个宫女生下的。相传康熙十五年的时候,康熙帝带着自己的皇子在外打猎,期间,雍正射伤了一只梅花鹿。听说鹿血大补,有人就把这梅花鹿的脖子割开了,乾隆一个人就喝了好几碗。
没想到这鹿血还有另外一个功用,那就是壮阳。乾隆当时正是年轻之时,回到暂住的避暑上庄时就有了生理反应,可是自己的夫人又都不在身边,所以只好和身边服侍他的宫女强行发生了关系。
一个是皇族的皇子,一个是宫廷的下等佣人,这样的身份差异当然是要被隐瞒的。加之满汉又不能通婚,所以这段往事成为了当时皇族的一桩丑事,被瞒得死死地。那么这个说法究竟是否属实呢?除了一些野史之中能够找到一些影子之外,再就很少有资料能够作为佐证了。
另外一个传说比这个更让人震惊,干脆说乾隆根本就不是满族的血肉,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族人。这又从何说起呢?
当时朝中有一个重臣被唤作陈阁老。巧合的是,陈格老的夫人和雍正的夫人在同一天生产。但是陈格老夫人生下的是一个男孩,而雍正夫人生下的是一个女孩。我们都知道,封建时期重男轻女,所以都希望自己剩下的是一个男孩。于是雍正心生一计,他以“为陈格老庆贺”的理由,把陈格老的一家子都请到了自己的府上。
设宴那天,陈阁老自然要带自己的孩子过去参加,万万没想到的是,等他把孩子抱出来时,竟然发现,这是一个女孩。自己的孩子明明被调包了,但是他却不敢有一句怨言。因为陈格老明白雍正的心思,自己如果敢把这件事声张出去,那是一定会被砍头的。
所以陈阁老很识相,不久就称病辞官了。后来乾隆即位时,有人说他六下江南是为了去看自己的亲生父母。但是这种说法就有些站不住脚了,因为很多史料都能够证明,乾隆多次下江南都是为了国家政事,前去考察了。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其实历史本无真相。所以我们更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关于历史的一些传说,结合当时的背景,多方查证,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出判断。而这些各色各样的传言,我们适当了解就好了,把它当做成茶余饭后的趣闻探讨,切不可当做成真实的历史传播。
相关问题
- 12-29 最蠢的动物有哪些
- 12-29 史上最恐怖电影 排名前十
- 12-29 好看经典的励志电影推荐
- 12-29 催泪的电影排行榜
- 12-29 我知道的那些动物之最
- 12-29 哪些极限运动最恐怖
- 12-29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
- 12-29 世界上最小的猪微型猪比猫狗都小
- 12-29 哪些水果养胃护胃最好
- 12-29 世界最恐怖的离奇事件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