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知识问答库
首页 > 安全 > 正文

建筑耐火设计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安全 消防安全知识 2020-11-24 13:26 1 31648

建筑耐火设计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建筑消防##耐火等级#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已有1条答案
admin admin
十几年以前,人们开始考虑用分析法取代耗资巨大的试验。因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用分析法进行结构工程防火设计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同意用计算机分析法为承重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分级来取代按耐火试验结果分级。
但是,这种分析法仍然是以ISO834标准升温曲线作基础的,因而依旧代表不了建筑物实际火灾时建筑构件的耐火状况。它仍旧是将构件分级(只不过是按计算结果而不是按试验结果分级而已),建筑防火规范按使用环境对不同构件提出不同耐火等级的要求。
最近,由于火灾模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中火灾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突破性的变化。现在已可以用分析法计算室内火灾的温度-时间关系和建筑构件在不同温度时的承载能力,即现代建筑防火方面的知识已有可能使我们用分析法确定构件在实际火灾中的耐火性能了。近年来国外沿着这条路已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设想了一套完整的完全新型的建筑结构防火设计方法。
新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是:认为除了空间很大的建筑物(如体育馆、工业厂房)外,只有发生轰燃后的火灾才会使建筑结构发生破坏。因此,对于住宅、办公室、学校、医院、旅馆这类-般建筑物,首先要研究确定其发生火灾时一直到轰燃发生之后的温度-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即火灾发展的数学模型。就是建筑结构在实际火灾中的“设计受火状况”。然后再确定暴露于这一状况中的某.结构或构件的受火响应情况,即其“设计温度状况”。显然,它们都是受热时间的函数。再根据结构设计数据和设计热性能即可决定在设计温度状况下该结构的承载能力。这一承载能力一旦低于火灾时的有效荷载,即认为结构超过极限状态而破坏根据现在对构件耐火极限的认识,一般在建筑结构防火设计中为保证满足功能要求而规定了承载能力、绝热性及受火时的完整性三方面的极限状态。
显然,这种设计方法和对结构的某一特定耐火等级的传统要求是根本不同的。可是在采用这种设计方法时,预测火灾发展的受热模型、预测结构受火响应的模型都存在不精确性。在各种情况下由于模型的不精确性影响,使得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随机变化),为了处理这些随机误差的影响,新的设计方法采用r概率设计的概念,这样一套设计方法即被称之为建筑结构防火的概率设计法。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11-24 13:27 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