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题
- 10-02 地震安全性评价分为几级?地震主管部门审批权限有哪些?
- 10-02 为什么要进行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它包括哪几方面的工作?
- 10-02 哪些建筑工程需要做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等级有哪些?
- 09-30 工程抗震能力是什么?为什么建筑应避开活动断裂?
- 09-30 恐震心理及对策是什么?
- 09-30 开展农村民居防震减灾工作有哪些?
- 09-30 什么叫防震减灾工作的三大环节?
- 09-30 为什么说迅速恢复社会秩序和生产有巨大的减灾效益?
- 09-30 怎样估算由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 09-30 搭建防震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已有2条答案
-
admin
- 着力加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
抓紧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逐步开展其他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普查、抗震性能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加固改造。新建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要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要建立健全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地震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防震抗震措施,提高综合防灾能力。
可以借鉴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日本政府不惜拨出巨款加固改建校舍。一是加固校舍。
1995年阪神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开始实施“校舍补强计划”。
对全国的中小学校全面进行一次抗震检查,对不符合最新抗震要求(抗震要求为7级)的学校立即进行巩固性施工。二是中小学楼禁止超过4层,外墙用钢管穿插包裹。日本政府规定,中小学的教学楼不得超过4层,教学楼所实施的加固主要集中在加固铁骨、柱卷,免震构造化等细节。一种是将四层教学楼的最高一层削减为“屋顶花园",以臧轻整个建筑的重量。另一种方法是对整个大楼的外墙采用钢管(直径10厘米)穿插进行网状包裹。三是政府注重对校舍抗震政造的资金投人。中国四川省汶川地震后,日本开始加大对校舍抗震加固排查并投巨资开启抗震加固项目,仅2008年,日本政府就已拨付专款1150亿日元用于校舍的抗震加固。中国青海省玉树地震后,日本又提高了抗震的警惕一-2010年4月 16日,动用2010年度财政预算中的1万亿日元(约合733亿元人民币)预留资金等款项,尽早推进以公立中小学为主的校舍抗震及防老化工程。日本的理念是:第一,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为了遭過地震时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必须提高校舍的耐震性能;第二,公立学校都用作地震灾害的应急避难场所,所以它必须具有一定的耐震性能,不仅能经得起主震而且还必须经得起不断余震的冲击;第三,校舍加固或改建的费用要远远小于因地震引起校舍大量倒塌的重建费用。 -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09-30 14:59 评论
-
admin
- 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巨大的,启示和教训是深刻的。--是监测能力仍不满足要求,特别是地震前兆观测仪器老化,数字化程度不高,捕捉有用前兆信息的能力不强;二是始终要坚持“震情第一”的观念,认真扎实做好地晨监测预报工作。通过监测预报人员的积极努力,扎实工作,确保地震观测技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确保地震速报和资料收集处理的要求。
汶川地震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巨大的,启示和教训是深刻的,资料和经验是宝贵的。
启示1:必须坚持监测预报的基础地位。千方百计争取经费投人,加大台网改造建设力度,改善和保护好观测环境,提高观测技术系统的技术含量,把地震监测这个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打得更加扎实。
启示2:必须坚持震情第-观念,及时落实异常报告,加强震情跟踪分析。:启示3:必须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监测队伍业务和政治素质。
总之,汶川地震科学总结与反思工作,既涉及当前又涉及长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是推动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和创新、促进发展的长期任务。通过对地震监测预报领域的回顾总结,特别是汶川地震前后的监测预报工作的分析评估,对地鱺监测预报工作未来发展提出了初步的意见和建议。相信通过这次总结反思对推动监测预报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09-30 15:00 评论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