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呈椭圆形,由于距离变化,夏天和冬天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是不同的,但在大气层外仅差6%左右,差别不是很大,可以认为太阳在大气层外的辐射强度是不变的。但在地面上就不同,差别极大。其原因是,除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原因之外,地球的自转、气候条件和大气层成分等都能对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的量产生影响,因此,各个地区地面接收的太阳能的量是不一样的。
在地球大气上界,北半球夏至时,日辐射总量最大,从极地到赤道分布比较均匀;冬至时,北半球日辐射总量最小,极圈内为零,南北差异最大。南半球情况相反:春分和秋分时,日辐射总量的分布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内日辐射总量有两次最大,年变化小。纬度越高,日辐射总量变化越大。
到达地表的全球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基本上成带状,只有在低纬度地区受到破坏。在赤道地区,由于多云,年辐射总量并不是最高。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特别是在大陆荒漠地区,年辐射总量较大,最大值在非洲东北部。
通常,太阳能的资源量是用全年的太阳辐射总量和全年日照总时数来表示的。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有2/3地区每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5024MJ/m2,年日照总时数在2000h以上。其中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的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总时数在我国位居首列。除了四川盆地和毗邻地区外,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太阳能资源超过或相当于国外同纬度地区,优于欧洲和日本。
按照太阳能年辐射总量的大小可把我国分成四类地区。
(1)Ⅰ类:大于6700MJ/m2。
(2)Ⅱ类:5400~6700MJ/m2。
(3)Ⅲ类:4200~5400MJ/m2。
(4)Ⅳ类:小于4200MJ/m2。
前三类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6%。低值中心在四川西南、贵州北部,为3340MJ/m;最高值在西藏南部,由于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印度洋的水蒸气,因此青藏高原每年的太阳辐射总量高达9200MJ/m2,年日照总时数达3200~3300h,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区,也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相关问题
- 08-13 为何太阳能光伏电池多以硅为原料?
- 08-12 影响太阳能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08-12 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是怎样的?
- 08-12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温度特性是怎样的?
- 08-12 太阳能光伏电池能吸收紫外线吗?
- 08-12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光谱特性是怎样的?
- 08-12 什么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怎样计算?
- 08-12 什么是照度特性?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照度特性是怎样的?
- 08-12 什么是等效电路?
- 08-12 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主要结构是怎样的?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