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知识问答库
首页 > 文化 > 正文

谥号和庙号有区别吗?

文化 文化常识 2020-10-02 22:29 1 36375

谥号和庙号有区别吗?

#国学#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已有1条答案
admin admin
古代皇帝都有些谥号或庙号,如李世民称“唐太宗",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称“明成祖”,他在位时改年号为“永乐",从1403年至1424年,前后共22年,所以明成祖也叫“永乐皇帝”。那么庙号和谥号有什么区别,年号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谥号是古代皇帝死后,后人对他们的称谓,比如汉武帝、光武帝、隋炀帝.皆以“帝”称。庙号在唐以前则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般称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其余的称帝。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人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可见,在唐以前,每个皇帝都有个谥号,但未必有庙号。而在唐以后,皇帝的谥号逐渐加长,人们更多称呼他们的庙号。一般开国皇帝都叫“祖",第二个皇帝则称“太宗",如李渊称“唐高祖”,李世民为其子,在其任上开创“贞观之治",故称“太宗”。但明朝并不按此例,朱元璋为太祖,而朱棣却不称“太宗"而称“成祖"。“太宗”前一般有三祖:太祖、高祖、世祖,大概朱棣认为自已功绩大,堪称开国皇帝。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以清朝为例:太祖开国立业,太宗、世祖、圣祖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是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等皆明君贤主。其他朝代如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哲宗、兴宗等则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明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嘉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一般新帝登基都会更改年号。古代采用干支和皇帝纪年法,如朱棣登位后改年号为“永乐",统治时间较长,并且明清两朝规定一帝一元,所以明成祖也称“永乐皇帝”。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10-02 22:30 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