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题
- 10-03 古人有何重要的礼俗?
- 10-03 赋是一种什么文体?
- 10-03 先秦散文的特点有哪些?
- 10-03 中国文学是如何分类的?
- 10-03 何谓郑学?
- 10-03 《四库全书》是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编列的,书中对经部的分类是怎样的?
- 10-03 《左传》是怎样成为儒家经典的?
- 10-03 何谓十三经注疏?
- 10-03 十三经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 10-03 十三经指哪些著作?
已有1条答案
-
admin
- “儿皇帝”常用来形容对外称臣,甘当傀儡政权的首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儿皇帝是五代时期后唐的石敬瑭。他为了获取契丹支持,对契丹可汗耶律德光称“儿皇帝"。
语出自《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学士以先君之命为书以赐国君,其书常日:‘报儿皇帝云。’”
唐朝末年,藩镇制据,天下大乱,李存助推翻后梁,建立了后唐政权。石敬瑭是个非常受器重的人物,李存勖曾称赞他:“将门出将,言不谬尔。”李嗣源则将女儿嫁给他,任为心腹。后来明宗继位,加封石敬瑭为宣武军节度使,开国公,加驸马都尉,后改河阳节度使,赐号“竭忠国运宁国功臣"。
歧阳兵乱后,兵士推潞王李从珂(李嗣源义子)为帝,唐闵帝(李嗣源之子李从厚)诏石敬瑭赴阙救援,双方相遇于道。乱世之际,忠义最难,石敬糖权衡利弊,终于杀尽闵帝左右,奔投李从珂,致使自己的小舅子闵帝为李从珂毒杀。
按理说,石敬瑭应该支持其小舅子闵帝登位,但最后却投靠了李从珂,这主要由当时的形势决定。后来李从珂也不放心石敬瑭,有一次,石敬瑭的妻子到洛阳为李从珂祝寿,宴会后要回家见丈夫,李从珂趁酒醉说了句玩笑话:“这么着急干嘛,是不是要回去和石郎一-起造反啊?”终于二人矛盾激化,李从珂率大军讨伐石敬瑭。石敬瑭自知不是他的对手,遂向契丹借兵。
果然,耶律德光亲率军队自代州扬武谷南来,有众五万,号三十万,旌旗不绝五十多里。石敬瑭闻契丹兵至,连夜出城,拜见耶律德光,双方相见恨晚,“因论父子之义"。
石敬瑭认耶律德光为父,但实际上他比耶律德光还要大十几岁。石敬瑭这一一招,连其手下大将刘知远(后汉高祖)也觉过分.劝他说:
“称臣就可以了,奈何以儿子居之!”石敬瑭不听,而耶律德光则大喜,在得到石敬瑭割送幽云十六州、输岁币三十万帛,并称“儿皇帝”的许诺后,马上册封这位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大干儿子”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然后二人联手克后唐,李从珂兵败,后唐覆灭。
这便是儿皇帝的由来。现多用来形容甘心认贼作父,充当傀儡政权的头目。如,宋灭后,金人立刘豫为皇帝,刘豫对金人便自称“儿皇帝"。 -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10-02 22:47 评论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