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题
- 09-30 中国发展智能电网的特殊问题有哪些?
- 09-30 智能电网发展面临的障碍与对策?
- 09-30 智能电网与电力市场的联系是什么?
- 09-30 智能电网与电网安全有什么关系?
- 09-30 智能电网与技术创新的联系是什么?
- 09-30 智能电网与能源利用有什么联系?
- 09-30 智能电网与产业升级的联系是什么?
- 09-30 智能电网与节能减排有什么联系?
- 09-30 智能电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
- 09-30 智能电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
已有2条答案
-
admin
- 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坚强(Robust)。在电网发生大扰动和故障时,电网仍能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而不发生大面积的停电事故;在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条件下或外力破坏下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备坚固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智能电网将利用先进的大电网运行控制技术和高级调度技术去发现和预测电网可能出现的严重问题,并通过辅助决策系统帮助调度员及时作出决策,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保证电网不会因扰动而引发大面积停电。如果遭遇自然灾害或严重的人力破坏,智能电网将启动应急预案,进入应急处置状态,尽快恢复电网正常运行。.
(2)自愈(Self-Healing)。自愈是指智能电网具有实时、在线和连续的安全评估和分析能力,强大的预警和预防控制能力,自动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系统自我恢复的能力。
具备自愈能力的电网能够将有问题的元件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在很少或不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使系统迅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从而避免中断对用户的供电服务。“自愈”是智能电网最重要的特征,对智能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电能质量和运营效率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3)互动(Interactive)。在智能电网中,用户是电力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鼓励和促进用户参与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是智能电网的另-重要特征。从电网的角度来看,用户的需求也是一-种 可管理的资源,恰当地运用这种资源有助于平衡电力供求关系,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用户通过参与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可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用电方式,从而降低用电成本。
(4)市场化(Marketization)。智能电网支持电力市场运营机制,有助于电力交易的进行,从而可以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电网损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智能电网将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下,构建-一个供求相对平衡、买卖完全公开、参与方利益共享的商业化运营的电力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发电企业希望实现最大的出力;电网调度中心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撑;电力交易中心是市场参与各方开展电力交易的中介服务平台,必须确保其公正性、实时性和安全性:用户是市场的基础,通过价格变化可以引导用户改变用电方式,促进用户调整产品结构和工艺,降低电力成本。另一方面,新型的清洁能源产品也给电力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5)电能质量(Quality)。某些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非常高,满足用 -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09-25 22:59 评论
-
admin
- 户对电能质量的需求是智能电网的又一重要特征。智能电网通过监测电网的基本元件,能够准确地诊断出影响电能质量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智能电网还充分利用超导、新材料、储能,以及电力电子技术来解决电能质量问题。另外,智能电网还能防止用户对电网的干扰,例如,限制用户产生的谐波电流注入电网。
(6)兼容(Integrated)。智能电网不仅要兼容传统的集中式的电源,还应该兼容可再生的分布式的电源以及微电网,使各种各样的发电和储能系统(如光伏发电、风电、先进的电池系统、即插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更容易接入电网,实现“即插即用”。
(7)优化(Optimized)。智能电网能够优化对资产的管理,使其运行更加高效。例如,通过动态评估技术,连续不断地监测和评价资产的能力,使资产能够最佳使用,既避免了资产被超出它的能力极限,又避免了资产能力的浪费。需要投入什么资产,何时投入资产,资产与资产之间如何协调,这正是智能电网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09-25 23:00 评论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