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车内一氧化碳中毒案件是怎样发生的?
山西车内一氧化碳中毒案件是怎样发生的?
相关问题
- 12-07 如何选择车内环境净化治理单位?
- 12-07 进行车内环境污染检测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 12-07 为什么要进行车内环境污染检测?
- 12-07 什么是车内气味检测?
- 12-07 我国目前车内空气国家标准的制定情况如何?
- 12-07 GB/T 17729-2009《长途客车内空气质量要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12-07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的控制指标是什么?
- 12-07 GB/T 25982-2010《客车车内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 12-07 《国家环境友好汽车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12-07 GB 9673-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已有2条答案
-
admin
- 2004年冬天,山西某市区北角的一家贸易公司发生了一起车内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案件。这天早上,公司开始忙碌起来。公司工作人员老王一天的任务排得满满的,一大早就要外出办事,所以刚上班就在找司机小李。奇怪的是,一向上班准时的小李怎么没来呢,看约定的时间要迟到了,老王一时也想不出办法。碰巧公司里的另一位司机小赵换班后还没走,老王急忙拉着他,请他救急。小赵一口答应,两人匆忙向车库走去。小赵来到车库后,觉得有些异常:车库的大门紧闭,但为什么没有像平时那样上锁呢?他拉开大门,打开了轿车的车门。老王紧跟着进来,无意中发现更奇怪的事:边上小李经常驾驶的那辆小巴车好像没有熄火。他走上前去,往车窗里张望,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车后座位上躺着两个人,衣冠不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其中一个人好像是小李。老王顾不得出去办事,赶紧打电话报警。
几分钟后,干警们赶到了。现场勘察发现,两人拥抱着半躺在小巴后座上,男性已经死亡,女性神志恍惚,四肢无力,立即送医院抢救。汽车发动机的钥匙位于点火位置上,车灯亮着,车内物品摆放整齐,未见搏斗痕迹。小李的朋友认出车中的女性是小李的女朋友,他们的感情一直很好,怎么会出事的呢?明确了两人的身份之后,干警们开始调查。种种迹象表明,似乎没有外来伤害的可能,难道两人是自杀?多方了解情况以后,此推断也不成立。由于小李的女朋友在医院一直昏迷未醒,所以案情变得扑朔迷离。没几天,法医的验尸报告为干警们提供了线索。尸检发现,小李尸体表面未见任何损伤,但口唇呈樱桃红,体内检查除各脏器淤血外,未发现严重症状。毒物分析显示,死者心腔血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为62%,胃肠道未检出其他毒物。会不会是一氧化碳中毒所致呢? -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11-15 09:13 评论
-
admin
- 干警们联想到案发当时该小巴的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很可能受害人长时间呆在汽车中开启空调,意外吸入过量一氧化碳致死。干警们再次来到现场,发现车库面积不大,只能容纳两辆汽车。仔细检查车辆后,干警们发现小巴的门窗紧闭,而且该车的排气管漏气严重。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时间开启空调,极有可能发生意外。
经过医院的全力抢救,小李的女朋友恢复了知觉,干警们的推断得到证实。当天晚上,情意绵绵的两人苦于严寒无处约会,小李将车开入车库,为了取暖开启汽车发动机和空调,渐渐地软弱无力,后来的事就不知道了。专家提醒:汽车内的一氧化碳来源于排出的废气。汽车排出的废气中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等,其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可达到6%。这是在燃料和空气混合不好或温度较低时,燃烧不充分所产生的。而且,发动机在不同运行情况下一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不同:定速时为2.5%,加速、减速时为3.4%,而在怠速空转时则达5%。这说明汽车在停驶时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含大量一氧化碳。尤其是车门窗大多密封良好,车内外的空气难以进行对流。只有在汽车开动后,空调设备才产生空气对流作用。 -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11-15 09:13 评论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