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题
- 09-30 中国发展智能电网的特殊问题有哪些?
- 09-30 智能电网发展面临的障碍与对策?
- 09-30 智能电网与电力市场的联系是什么?
- 09-30 智能电网与电网安全有什么关系?
- 09-30 智能电网与技术创新的联系是什么?
- 09-30 智能电网与能源利用有什么联系?
- 09-30 智能电网与产业升级的联系是什么?
- 09-30 智能电网与节能减排有什么联系?
- 09-30 智能电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
- 09-30 智能电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
已有2条答案
-
admin
- 预付费是指用户在用电之前必须预先支付电费,在用户成功消费电量后再扣除实际费用的一种电费收费模式。预付费可以有效缓解供电企业对电力用户抄表难、收费难的问题。
现行的电力营销模式是“客户先用电、后付费”,即供电企业先履行义务,用户后履行债务。如果遇到某些用户信用度较差、经营风险较大或者经济效益较差,电费回收就有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电费回收难的问题,供电企业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质押担保、分次收费、停电催费等,这些措施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并不能完全解决电费回收难的问题。现在,国家电网公司加强了月用户电费回收率和月未应收用户电费余额的考核,迫使供电企业必须采用新的电力营销模式和手段来解决抄表难、收费难的问题。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采用先付费、后用电的预付费模式。
预付费模式的推行主要依赖于预付费电能表。从二战结束后开始,国际上的预付费电能表先后经过了投币、磁卡、电钥匙、IC卡的发展阶段,其中,IC.
卡预付费电能表是20世纪80年代末推出的,它是继IC卡在电话、金融等领域后的又--成功应用。我国的预付费电能表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阶段,1995年以前,主要是电钥匙IC卡,采用可擦写存储芯片(EEPROM)或一般存储卡,存储方便,使用简单,价格便宜,但安全性不高,存在被破解的可能性,用户以小区为主。第二阶段,1995~ 1999年,预付费电能表主要是电话卡式IC卡,以存储卡、逻辑加密卡为主,其中逻辑加密卡的安全性有了提高,内嵌芯片在存储区外增加了控制逻辑,在访问存储区之前需要核对密码,只有密码正确,才能进行操作。用户从单纯小区扩展到电力行业,开始大规模普及使用。
第三阶段,1998 年以后,主要是金融级IC卡,相当于-一个特殊的单片机,内部除了带有控制器、存储器、时序控制逻辑等外,还带有算法单元和操作系统,存储容量大,处理能力强,信息存储安全。 -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09-30 21:23 评论
-
admin
- 实现预付费的技术路线主要有网络、终端和电能表三种实现手段,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对电能的储值过程。
(1)网络实现。用户直接登录电力公司服务网站,在网上完成购电交易,电力公司通过网络将相应的购电金额以运行参数的形式下发到用户的电能表中,完成对电能的预付费购买。
(2)终端实现。用户将购电卡插入终端,终端数据通过网络传送至电力公司,电力公司通过网络将相应的购电金额以运行参数的形式下发到用户的电能表中,完成对电能的预付费购买。
(3)电能表实现。用户直接将购电卡插入家中的智能电能表,将购电数额传送至电力公司,电力公司通过网络将相应的购电金额以运行参数的形式下发到用户的电能表中,完成对电能的预付费购买。
预付费及预付费电能表有以下3个特点:
(1)不需要人工抄表,提升了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也避免了人工上门抄表收费给客户带来的诸多不便,且历史购电数据均可以保存,便于客户查询。
(2)充分体现了电力的商品属性。预付费按照商品交换原则,实行先买电后用电,改变了传统的电费收取模式。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购电、用电,不会因欠费而发生滞纳金,从而增加不必要的开支。
(3)解决了收费难的问题。能很好地解决零散居民客户、临时用电客户、经常欠费客户的收费问题。 -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09-30 21:23 评论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