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题
- 08-08 “铁观音”茶的原产发源地在中国的哪个省份?
- 11-06 品茶时如何选配茶点?
- 11-06 如何品饮花草茶?
- 11-06 如何调制果味茶?
- 11-06 如何制作冰茶?
- 11-06 如何自己动手制作泡沫红茶?
- 11-06 如何冲泡品饮袋泡茶?
- 11-06 如何冲泡品饮花茶?
- 11-06 如何冲泡品饮普洱茶?
- 11-06 如何掌握台湾工夫茶的技艺?
已有1条答案
-
admin
- 据历史学家的考证,茶树被发现与利用大约是在5000年前的神农时代。唐代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发平神农氏。”
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上古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以猎取野食为生,刀耕火种,非常原始。那时的人吃东西都是生吞活剥的,因此经常闹病。有一位叫“神农”的人,为了人们的生存,解除人们的疾苦,吃百叶、尝百果,到处寻找食物和能解毒的草药。传说,他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么东西,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他把看到的植物都品尝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从而判断哪些有毒哪些无毒。当他尝到一种开白花的常绿嫩叶时,就看到它在肚子里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流动洗涤,好像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似的,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后来人们又把“查”叫成“茶”。神农长年累月地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每天都中毒几次,全靠茶来解救。这就是古籍中记载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故事。
传说虽然不是历史事实的真实记述,但现代很多科学家都认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神农氏发明农业、制陶、医药等众多传说,很多都已被考古物证和民族志材料所证实。
那么,古人对茶叶的利用是药用在先还是食用在先呢?对于这个问题虽有不同见解,但有一点是认同的,那就是古时的药食是同源的,即有很多是既可做药也可食用。《神农本草经》《神农食经》等古医药书籍中多处论述茶有益思、提神、解毒的功效;《广雅》《茶经》等古书中都有古人以茶做羹饮、茗粥、茶菜的记载。这些都说明,茶的利用之始,是既做药用也做食用的。
因茶树原产于云贵川一带,我国最早利用茶叶并栽种制造茶叶的先民也大多居住在那里,如川东、鄂西、陕南一带可能是巴人,贵州一带可能是夜郎和古苗族人,云南可能是濮人,湖北可能是土家族人。应该说这些少数民族的祖先对中国茶叶的利用与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11-05 10:12 评论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