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及唐以前的茶是什么样子的?
唐代及唐以前的茶是什么样子的?
相关问题
- 08-08 “铁观音”茶的原产发源地在中国的哪个省份?
- 11-06 品茶时如何选配茶点?
- 11-06 如何品饮花草茶?
- 11-06 如何调制果味茶?
- 11-06 如何制作冰茶?
- 11-06 如何自己动手制作泡沫红茶?
- 11-06 如何冲泡品饮袋泡茶?
- 11-06 如何冲泡品饮花茶?
- 11-06 如何冲泡品饮普洱茶?
- 11-06 如何掌握台湾工夫茶的技艺?
已有1条答案
-
admin
- 唐代以前对茶的利用是比较原始的,“生煮羹饮”的茶可能是茶的枝叶或晒干磨碎的碎茶。三国时出现饼茶,魏国张揖《广雅》中已有“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的记载。说的是当时在四川湖北一带,已出现掺和了米汤做成的茶饼。当时饮用这种茶饼的方法,是先将茶饼在火上烤热后,捣碎,用开水煮浸,再加一些葱姜等调料调和成粥羹饮用。
这种经粗放加工制成的饼茶及其煮饮羹粥的方法,一直沿用至唐代。陆羽《茶经》中就记载有唐代以前街头卖茶粥的故事。但到唐代中期,饼茶的制作方法已有了很大的进步,陆羽《茶经》记述了这一制作程序,称之为“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也就是说,采来的茶叶,先在蒸笼上蒸,再放入石白中捣烂,然后放在模中拍压成一定形状,接着烘焙干燥后,在茶饼中间钻一个洞,穿挂成串,包装好就是饼茶成品了。
这种蒸青饼茶是唐代的主要茶类,当时进贡给皇室的贡茶,就是制作精良的饼茶。唐代宗开始在顾渚山(现浙江长兴县)设立贡茶院,每年清明节前将采摘细嫩的茶叶制造好的紫笋茶饼,日夜兼程、快马加鞭运至长安(今西安),以供皇宫一年一度的清明宴使用。
唐代的茶类,除了进贡给皇室的细嫩精致饼茶之外,还有末茶、散茶和较粗老原料制作的饼茶-粗茶。末茶是茶叶蒸后捣碎不作饼而直接烘干者,散茶是茶叶蒸后不捣碎而直接烘干者。由此可见,到了唐代,茶叶制作的技术和产品已开始多样化了。 -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11-05 10:18 评论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