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题
- 08-08 “铁观音”茶的原产发源地在中国的哪个省份?
- 11-06 品茶时如何选配茶点?
- 11-06 如何品饮花草茶?
- 11-06 如何调制果味茶?
- 11-06 如何制作冰茶?
- 11-06 如何自己动手制作泡沫红茶?
- 11-06 如何冲泡品饮袋泡茶?
- 11-06 如何冲泡品饮花茶?
- 11-06 如何冲泡品饮普洱茶?
- 11-06 如何掌握台湾工夫茶的技艺?
已有2条答案
-
admin
- 中国是饮茶最早的国家。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的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做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日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
至唐代,特别是中唐以后,煮茶法成为最普遍的饮茶法。煮茶前,先将饼茶烤炙,再碾细成末,并过筛,使其呈“细米状”煮茶时,可用风炉和釜。当烧水至有“鱼目”气泡,“微有声”时,即一沸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待烧水至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即二沸时,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一定量的茶末;当煮茶到釜中气泡如“腾波鼓浪",即三沸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然后按“煮茶一升,酌分五碗"的要求分茶,并“乘热连饮之。”煮茶法的关键在于煮。
点茶法,是宋代较普遍的饮茶方法。点茶的具体做法是,将茶饼打碎磨成很细的粉末,放在较大的茶碗中,冲入沸水,边加水边搅拌,使茶汤泛起泡沫,直至很多泡沫浮在茶汤表面即成。一般不加调料,然后分别盛在饮茶杯碗中饮用。这种点茶法技巧,在宋代曾经形成一种比赛技艺,称之为“斗茶”。所谓斗茶,就是看谁的茶泡得好。
判定斗茶胜负的标准,往往是看谁泡的茶汤表面泡沫多、泡沫持久,多而持久者为胜,反之为负。 -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11-05 10:29 评论
-
admin
- 撮泡法,是从明代开始,明清盛行的一种饮茶方式,明代开始团饼茶逐渐淘汰,散叶茶开始大量生产。明代散叶茶的饮用方法与唐宋时团饼茶的饮用方法大不一样。散叶茶饮用前不磨碎,整叶冲泡,通常是抓一撮茶叶,放入茶壶或茶碗中,加适量沸水冲泡后,只饮茶汤不吃茶叶,这种撮泡法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其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中,也形成了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如藏族的酥油茶、土家族的油茶、白族的三道茶,回族的八宝茶、蒙古族的奶茶、潮州的工夫茶等,有几十种之多;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泡茶艺术。
即饮法,是适应现代生活快节奏的要求,将各种茶叶制作成卫生方便的罐装茶饮料,打开盖子就能饮用,“即饮”名称的由来就在于此。 -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11-05 10:29 评论
- 本月热门
- 最新答案
-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admin 回答于11-06
-
请问如何注册呢
Quinn 回答于11-03
-
心丶。
访客 回答于08-15
-
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反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准育种”的转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全面提升育种水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最早是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和Van der Voort于2003年提出的,他们申请了“Breeding by design”的商标,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作物中控制目标性状的QTLs位点的定位与分析,以及各个基因座的等位变异对表型的效应值。
admin 回答于07-20
-
实生选种是从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葡萄实生选种不等同于自交选种。这是由于实生选种既可能是自花授粉,又可能是异花授粉,或两者相结合,后代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个体。在自由授粉情况下,葡萄两性花品种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品种授粉,雌能花品种仅能异品种授粉。而葡萄自交选种指的是从同一品种、同一植株或同一花朵的授粉所获得的后代中进行品种选择的方法。
admin 回答于07-20
-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