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知识问答库
首页 > 茶叶 > 正文

历史上的皇帝对茶有何贡献?

茶叶 茶博士 2020-11-05 10:24 4 24776

历史上的皇帝对茶有何贡献?

#茶文化#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已有4条答案
admin admin
(1)宋徽宗与《大观茶论》
宋徽宗赵估(公元1082 1135年)酷爱饮年茶,精于茶道,善于点茶。在北宋大观年间,著有一部《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在中国历史上,以皇帝的身份撰写茶叶专著,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全书共20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书中记录了宋朝浓厚的饮茶凤气-天下人都用茶来宴席宾客,上自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沐浴在茶水之中,受茶水的熏陶,推崇茶水的高雅、宁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同时,它还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近邻日本、朝鲜产生的影响更大。现代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森本司郎在其所著的《茶史漫话》中也认为正是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11-05 10:25 评论
admin admin
(2)朱元璋与散茶发展
明代的贡茶数量有增无减,特别是地方官吏,每年在上级下达的贡额之外,层层加码,贪污受贿者不在少数,茶区百姓受尽贡茶之苦。到了明代,各地散叶茶不断发展,不少茶叶质量已超过团饼茶,而且制作方法简便,不像团饼茶那样耗时费工。在上述背景之下,明太祖朱元璋根据若干奏章的反应,在了解真实情况后,决定对贡茶进行改革。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下达了一道诏令,称:“诏建宁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有司勿与。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探春、先春、次春、紫笋,置茶户五百,免其福役。上闻有司遣人督造纳贿,故有是命。”意思是说,从此以后,不要再进贡团饼茶,更换进贡散叶茶,减轻茶农的劳苦,对于督造贡茶的官吏,也不准趁机加码、受贿。
朱元璋发布的这道诏令,当然不能算作革新之举,因为没有从根本上废除贡茶制度。但也有其进步的意义,它减轻了茶农的部分劳苦,打击了贪官污吏;从中国茶类的发展来看,朱元璋的诏令确实对当时散叶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团饼茶由此走向衰落,而中国各地名优散茶的种类和数量却显著增加。现今遗存并继承发扬的各种历史名茶,都与明代大力发展散叶茶有关。因此,明太祖朱元璋罢造龙团的这道诏令,无疑对中国名优茶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11-05 10:26 评论
admin admin
(3)康熙与碧螺春
凡是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会十分赞赏它的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名的由来还有两个逸闻趣事呢。
据说洞庭东山有座碧螺峰,石壁中生长着几株野茶树。每年春天,当地的老百姓都会背着茶筐前去采摘,炒制后饮用。如此数十年,不仅饮用者未出现任何异状,而且百姓们的身体较之其他地区还更为健康、强劲。康熙朝的某一年,到了摘茶时节,老百姓又来采茶,茶叶长得特别茂盛,采多了筐装不下,只好把茶放在怀里。没想到茶受到体内热气蒸熏,突然散发出浓烈的异香,采茶者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吓煞人香!”意思是香到极点了。于是,这种茶便叫作“吓煞人香”。从此每逢采茶时节,当地百姓无论男女老幼,都采茶置于怀中,回家加以精制。有个叫朱元正的当地人,特别精于制作“吓煞人香",他家的茶叶尤称妙品,每斤价值三两白银。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皇帝南巡,巡抚宋荤负责迎接。宋荤是著名诗人,精于书画,也擅长品茗。他深知康熙不喜铺张,眼下又是仲春时节,便令下属去买朱元正家的“吓煞人香”。康熙来到太湖,正陶醉在洞庭东山的秀丽风光中,宋荤进献了“吓煞人香”。只见茶条素紧结,卷曲成螺,白毫显露,银绿隐翠,煞是可爱。一经冲泡,恰似白云翻滚,清香袭人。品饮下来,更觉鲜爽生津,滋味殊佳。康熙随后向此茶何名,宋荤奏曰:
“此乃当地土产,产于洞庭东山碧螺峰,百姓又称之为吓煞人香,。”接着解释“吓煞人香”就是香极了的意思。康熙说:“茶是佳品,但名称却不登大雅之堂。朕以为,此茶既出自碧螺峰,茶又卷曲似螺,就名为'碧螺春,吧!"于是,此茶便有了一个相匹配的美丽名字:碧螺春。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11-05 10:27 评论
admin admin
(4)乾隆与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在清代声名鹊起。据清乾隆进士袁校写的《茶》记载:“龙井茶: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同为乾隆进士翟灏的《湖山便览》也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其茶做豆花香,色清味甘,词人多见称誉。”龙井茶的名声与乾隆皇帝密不可分,他曾多次来西湖天竺、云栖、龙井等地巡幸茶事,观采茶、炒茶作歌,留下一段佳话。
史载,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过西湖茶区。他在龙井狮子峰胡公庙前饮龙井茶时,赞赏茶叶香清味醇,遂封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
并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进贡到宫中,“御茶”
至今遗址尚存。乾隆十六年(公元1752年),他第一次南巡到杭州,在天竺观看了茶叶采制的过程,颇有感受,写了《观采茶作歌》,其中有“地炉微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的诗句。皇帝能够在观察中体知茶农的辛苦与制茶的不易,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乾隆皇帝不是死在任上的,而是“知老让位”的。传说在他决定让出皇位给十五子时(即后来的嘉庆皇帝)
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劝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呵!"-生好品茶的乾隆帝却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说:“君不可一日无茶。”这也许是幽默玩笑之语,也许是“我应该退休闲饮”之意,或者是兼而有之。
赞同 0 0 发布于 2020-11-05 10:27 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